從高到低輔助教學法又稱為“無錯誤學習法”,是對自閉癥兒童的輔助方式之一,是指在回合試驗教學DTT中,教學者通過全軀體輔助、半軀體輔助、示范(手勢)輔助等從高到低的輔助手段,幫助自閉癥兒童完成指令要求的行為項目的學習過程。
例如,在教學“拍手”這個接受性語言訓練的學習項目時,如果自閉癥兒童在試探階段3次說完“拍手”指令后都處于發(fā)呆、沒有反應或是做出其他錯誤反應,就可以將“拍手”納入接受性語言訓練的學習項目之一,并在給出指令的同時或發(fā)出指令以后,立即用全軀體輔助(也就是手把手幫助)的方法幫助自閉癥兒童做出拍手的行為反應,并及時給予相應的強化。
如此練習一定數(shù)量后,可以試探降低一個輔助等級,即在發(fā)完指令后,給予半軀體輔助(雙手捏起自閉癥兒童雙手的手腕,但不輔助他到拍手的程度),如果他在這個水平上完成了剩余的行為,則進行該水平上的輔助等級教學。進入到半軀體輔助階段的教學向更低輔助水平的過渡要有80%的通過率,相當于對學習項目的回合試驗教學DTT中,一個小節(jié)中的10個回合試驗教學可以達到8次以上的成功。
下一個輔助等級是手勢提示或者示范提示,教學者與自閉癥兒童沒有任何的身體接觸。直到最后,孩子在聽到指令后立即主動獨立地“拍手”,算是完成這樣一個從高到低的輔助教學法教學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在回合試驗教學中也稱為主體試驗階段。
正如“無錯誤學習法”所提示的那樣,從高到低輔助教學法的優(yōu)點是自閉癥兒童在學習新的項目上,沒有或者很少挫敗感,能夠保持很高的成功率。缺點在于對孩子的干預比較強,不利于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的自主性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對自閉癥兒童的輔助方式:從低到高輔助教學法。
上一篇: 對自閉癥兒童的輔助方式有哪些?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