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的特征:言語使用障礙(二)
瀏覽次數(shù):1615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癥狀表現(xiàn)
自閉癥兒童的特征——言語使用障礙,讓他們仿佛是在學習一種外語,他們很難使用一些連接詞語,比如“因為”“在……內”“在……上”“在……下”“在…之前”之類。他們可能把這些詞語統(tǒng)統(tǒng)省略掉,例如只是說:“要、午飯”“去、汽車、商店”等。再往后,他們可能把這些詞語放進句子中,但卻使用不當,比如“從椅子上坐”“把杯子放進桌子”等。
自閉癥孩子犯的一個明顯的錯誤是混滑意義相反的兩個詞,或是只使用這一對詞中的一個來表達其正確和相反的雙重意義。比如“把燈打開”既可能請求開燈,也可能請求關燈,視情況而定。人們可能看到,孩子在說“開”這個詞時,指的是“對燈做恰當?shù)膭幼鳌保鋵嵅]有掌握“開”和“關”的確切意義。同樣,成對出現(xiàn)的詞語也可能被他們混淆,“刷子”可能被叫成“梳子”,“襪子”被叫成“鞋子”,甚至連“爸爸”和“媽媽”也會被叫錯,雖然孩子的行為清楚地表明,他是能區(qū)分父母的。
一些自閉癥兒童在成年之后,仍保持這些不正常的言語。另一些在言語方面有所改進,其中一些人或早或晚會掌握好語法及大量詞匯。有些人的言語正常,沒有早期的延遲現(xiàn)象,尤其是阿斯伯格綜合征青少年和成人,但他們仍會有一堆輕微的問題。有的人盡管詞匯量很大,卻很少說話。一些人談論起來滔滔不絕,但卻無法通俗的表達,言語聽上去帶有學究式的味道。如果問他們一個問題,他們會給予全面的回答,往往提供的細節(jié)比需要的還多。
例如,一位自閉癥年輕人在心理學測試中被問道,為什么需要警察?他從歷史人物講起,鴻篇大論起警察的歷史。有一些人喜歡辭典和百科全書,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清楚了解這一點。這種人的言語好像是用計算機翻譯出來的,比如,一個孩子問他的母親:“我可以從匣子里選取一塊餅干嗎?”還有一個人,當別人遞給他一杯茶時,他說:“由于你今天下午給我的盛情款待,我要謝謝你!”
一些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兒童和成人能跟別人交談,但他們的言語內容是重復的,而不是交談式的。他們會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盡管已經(jīng)有了答案;或是不顧聽眾的反應,對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內容滔滔不絕。在懂得這種重復的談論在社交場合中不被接受后,一些自閉癥成人會盡量避免這樣做,但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回到自己喜愛的話題上來。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