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由易到難原則
在矯治言語缺陷時,應該從機制比較簡單的、比較容易訓練的言語形式開始。例如,矯治口吃時,從訓練有節(jié)奏地說話開始;對于無語癥、構音障礙,則從讀元音開始。還應該注意從較為粗略的分化性練習逐步過渡到比較精確的分化性練習。例如,自閉癥兒童做舌操時,先練習把整個舌頭伸出口外再收縮進去的動作,之后練習把舌尖抵于上齒齦再收回的動作,或者先練習單獨發(fā)元音,再練習放在詞語中發(fā)音。
四、聯(lián)系交往原則
社會交往是語言的主導功能。任何矯治訓練都要考慮到這個因素。否則,許多矯治方法就會失效。例如矯治口吃,離開語言交往進行的各種個別化訓練(如練習發(fā)困難的聲音,發(fā)詞語或句子的開頭聲母,拖長音發(fā)韻母等)效果都不佳。許多讓語言失去其功能的機械練習,很容易使自閉癥兒童喪失使用語言的興趣。
許多矯治性技術又是發(fā)展健康語言,也就是恢復語言社會功能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如舌操及各種口頭與書面的練習。為貫徹聯(lián)系交往的原則,這類機械性的技能訓練要盡可能與孩子的交往活動相結合。要借助實際言語交往形式來矯治語言障礙,如對話、演戲、游戲、猜謎語等。當然,這樣做的時候,要充分估計到孩子的特點、興趣和需要。
同時,應該注意每次訓練活動結束時,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得到語言矯治師的獎勵、鼓勵、表揚,同伴們的贊許和關注等)。語言交往活動中的成功體驗能增強孩子的信心,激勵他們繼續(xù)參與各種交往活動。相反,交往中的失敗體驗會抑制自閉癥兒童說話的動機和積極性。
因此,應優(yōu)先選擇在群體中進行矯治的方法,因為只有群體中才可能有生動的語言交往,孩子對語言感知也較好,大家對說話者表現(xiàn)出的興趣,仔細聽別人說話的心理定勢,會誘導孩子情不自禁地去注意別人的講述,也能使他們十分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關于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矯治原則,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為您分享相關內(nèi)容。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矯治原則(一)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矯治原則(三)
您好!請登錄